![]() |
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 欢迎您! | 站内搜索: |
![]() |
|
薪火相传八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——参加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知识竞赛的感悟与收获
2025年盛夏,为庆祝九三学社创建八十周年,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竞赛在全国各级组织中如火如荼地展开。当得知我们新华区基层委员会以99.07分荣获社石家庄基层组织平均分第一时,我们内心的喜悦与自豪难以言表。优异的成绩让我们骄傲,但更让我们珍视的,是这次竞赛带给我们的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,让我们对"九三人"这个身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。
一、触摸历史脉搏,感悟先贤风骨
备赛过程中的系统学习,让我们得以深入触摸九三学社八十年的历史脉络。那些曾经在书本上读到的历史事件,在竞赛准备中变得鲜活起来——从"民主科学座谈会"的诞生,到许德珩、褚辅成、潘菽等先贤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挺身而出;从"九三"命名蕴含的抗战胜利纪念,到一代代九三人爱国民主科学的执着坚守。每一道题目背后,都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。
在线上初赛阶段,为保证每位社员都能取得好成绩,基层委员会主委王志强拿着参赛名单帮大家结对子,不让一个社员落下。年轻社员们自发组成学习小组,在微信群中热烈讨论疑难题目,将易错题标注分享。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,新华区基层委员会许多年过七旬的老社员戴着老花镜,在子女的帮助下坚持完成答题。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,仿佛让我们回到了学生时代,在集体中共同进步。而我们的"学霸"张永生同志,更是以惊人的知识储备赢得了"小天才"的美誉,无论是中央二十大精神还是社史资料,他都能如数家珍,在答题中从容应对。这些点点滴滴,都让我们看到了九三精神的当代传承。
二、强化身份认同,深化组织归属
竞赛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比拼,更是一次身份的确认。当我们每一次坚定的按下答案选项,脑中调动已有的中国共产党史、统一战线史、九三学社史等知识储备时,“九三学社社员”这一身份一遍一遍的得以强化、确认。脑中的历史仿若重现,在默默告诉我们,可歌可泣的九三先贤是我们的前辈,而年轻的我们,是他们的传承者,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。
这种归属感在决赛现场尤为强烈。当我们的社员沉着应对单选题、紧张抢答多选题、勇敢挑战风险判断题时,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为团队争光的荣誉感,更是一种与组织同呼吸、共命运的责任感。特别是当我们的老社员动情讲述与九三学社的故事时,我们更加明白,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光荣组织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,既要传承过去的荣光,更要创造未来的辉煌。
三、明晰时代使命,激发履职担当
通过竞赛,我们系统梳理了九三学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性质、地位和作用。从建国初期的建言献策,到改革开放后的科技兴国,再到新时代的参政议政,九三学社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、同向同行。作为新时代的九三社员,我们既是历史的传承者,更是未来的开创者。
这次竞赛像一面镜子,照见了我们在理论知识上的不足;更像一盏明灯,照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。我们深刻认识到,优异的竞赛成绩只是一个起点,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实践。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,发挥专业优势,在参政议政、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
四、传承薪火永续,共谱时代华章
八十载风雨兼程,新时代再启征程。这次知识竞赛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,就是更加坚定了传承"爱国、民主、科学"优良传统的信念。竞赛虽然落幕,但精神的火炬已在心中点燃。我们将永远记得备赛时社员们互相帮助的温暖,记得赛场上的紧张激烈,更记得作为九三人的光荣与责任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们将以此次竞赛为动力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坚定的信念、更加务实的行动,与全体九三同仁一道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共同书写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壮丽篇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九三人的智慧和力量!(刘淼、张永生)
同心同行,八十奋进——庆祝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知识竞赛有感
庆祝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知识竞赛顺利落幕,作为九三学社河北地质大学基层委员会的一份子,能够参与本次竞赛,我深感荣幸,并为大家齐心协力、奋勇答题的精神以及团队凝聚力感到骄傲。
一、寻根溯源:众人拾柴火焰高
当655道无标准答案的竞赛题库摆在面前时,我们面临的不仅是知识储备的考验,更是治学态度的锤炼。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。在AI技术盛行的当下,我们选择回归最严谨的学术传统:分组核查、注明出处、交叉验证。作为曾担任过社史知识竞赛命题员的我,提议采用“三人一组”的协作模式,每组负责特定题目的答案核查,要求每项结论必须标注权威出处,此建议得到了社市委的采纳和认可。这种“学术共同体”的工作方式,最终产出了一套准确率非常高的参考答案,为后续竞赛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在复核过程中,我们发现并纠正了多处存在争议的答案,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,正是对九三学社“科学”精神的生动诠释。
二、勤学苦练:宝剑锋从磨砺出
在题库及答案确定之后,河北地质大学基层委员会的三个支社的社员迅速开始学习。作为第二支社主委,我及时提醒大家学习,克服困难参与这次竞赛。题量如此之大,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。为了更好地掌握题目,我将所有的题整理好格式后打印了下来,整整50页。看着让人头大的题库,我没有放弃,而是制定了一套学习计划:每天学习50道题,反复记忆,必要时再查阅相关资料,第二天学习新题目之前,快速复习前一天的内容。这样下来,不仅将学习的内容掌握得很牢固,而且了解了更多的时政、社史知识。在模拟答题系统开放后,结合所掌握的题目,我一遍又一遍地通过模拟加以巩固。虽然最初成绩不太理想,但每次的分数都在逐步提升。最终,通过近半个月的学习和演练,我熟练掌握了绝大多数题目的内容,数次模拟都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绩。
三、薪火相传:百花齐放春满园
当竞赛大幕拉开,社员们的捷报频传,一个个亮眼的分数在各支社的微信群里接龙,全都是在90分以上,这是全体社员凝心聚力共同拼搏的结果。尤其是第一个满分出现之后,所有人的精神之火被点燃了,97、98、99......高分越来越多。在河北地质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李随民的以身作则带动下,老师们也紧跟步伐,大家积极参与,每天都有新的社员在接龙、分数不断更新。地质大学一支社主委赵燕娜同样在提醒大家学习和答题,并争取更高的分数。大家的比拼赶超愈加激烈。我作为基层委员会首位满分获得者,将自己的经验详细介绍给社员,从题目的来源出处、易错的选项、答题方法的使用等,毫不保留地做了教程。此后,大家的积极性更加高涨,不断涌现高分,参与答题的34名社员中有7人取得了100分的成绩,其中,5名社员在我的鼓励和带动下取得优异成绩。最终,地质大学基层委员会三个支社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平均分数。
结语:赓续传统的时代答卷
这场知识竞赛恰如九三学社80年历程的微缩镜像:从1945年“民主科学座谈会”的学术求真,到新时代参政党的使命担当。我们将以此为契机,把竞赛中淬炼出的治学精神转化为建言献策的履职能力,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,继续书写九三学社的绚丽篇章。
为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献礼
在庆祝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社史知识竞赛中,河北科技大学第三支社高度重视、积极组织,全员参与,并取得平均分97.36的优异成绩。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全体社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,也彰显了支社强大的组织力与凝聚力。
社市委为本次竞赛提供了坚实后盾。社市委高度重视,及时发布通知、积极动员,精心整理题库,多次贴心提醒,切实提高了整体参与率和答题水平。
支社强化组织引领,营造良好答题氛围。竞赛期间,我通过微信群第一时间转发答题通知、链接和题库,并多次在群内和私信中强调竞赛的重要性,引导社员高度重视、主动参与,确保每位社员按时答题,形成了良好的答题氛围。
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彰显榜样力量。作为支社主委,我坚持以身作则,第一时间完成答题并获得满分,用实际行动带动和激励大家。支社副主委及骨干社员同样积极带头,发挥了榜样作用,整体提升了参与度和答题质量,支社共有三人获得满分。
注重正向激励,凝聚集体合力。通过微信群发起成绩接龙,鼓励社员在答题后主动晒出成绩,营造了积极向上的互动氛围,激发社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,多次答题刷新成绩。
关心关爱每一位社员,实现共同进步。针对年长或操作不熟练的社员,我和骨干社员主动点对点联系、耐心指导,协助他们顺利完成竞赛答题,确保一个都不能少。
通过本次知识竞赛,社员们紧密团结在一起,进一步加深了对社史的了解,深刻领会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,增强了责任意识和制度自信,对九三学社“爱国、民主、科学”的优良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同和实践自觉。九三学社河北科技大学三支社不仅取得了优异的竞赛成绩,更提升了组织力、激发了学习力、增强了凝聚力,这是我们每一位普通社员在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之际的真诚献礼,祝愿九三学社越来越好,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!(李晓红)